在中国近代史上,有著名的三次人口大迁徙,那就是陕北人走西口、山东人闯关东、闽粤人下南洋。
据统计,自1860年起,有1500万人到下南洋去东南亚,其中海南华侨300万。归侨有100多万。
电视剧《南洋女儿情》故事,也是十九世纪,海南人下南洋的心酸往事。
被海南政府悉心保护和坚守的众多海南骑楼老街,便是海南侨民下南洋的一部浓缩历史,也是海南南洋文化带动海南经济发展的一部年代记录片!
南洋骑楼建筑的人文价值
骑楼街在十九世记南洋兴起。街道两旁,骑楼鳞次栉比,或两三层或四五层,楼底层店铺前都留有架空的走廊连结,在街道两旁形成廊道。行人上街购物,在廊道穿行,可防晒挡雨。因楼房骑座于街道两边,故称骑楼。
这种廊柱建筑起始于古罗马雅典卫城,后风靡于东欧等地中海一带,直至流传到南洋,形成欧亚风格合壁的骑楼,骑楼建筑特点是,前廊后店,下店上宅。骑楼下段是廊道,中段居家或营业,顶段建有雕花女儿墙,可登高观景。
南洋骑楼的建筑艺术,蕴含着厚重的欧亚人文历史。
骑楼建筑,最具特色的是窗楣、枎栏、墙面和山墙的造型和雕刻。有古希腊式的三角楣、古罗马式的塔楼、东欧拜占廷式的高大穹顶、西欧哥特色式的尖顶拱门和彩色玻璃窗。有色彩强烈对比、线条扭曲夸张、图案不拘一格的、意大利巴洛克雕刻装饰艺术。也有法国式的细腻浪漫、华丽风骚、线条柔美、色彩淡雅的带有中国瓷画、木雕元素的洛可可派风格。
呈现在海南的众多骑楼街,集欧亚文化的精华,每幢楼有每幢楼的风格,每条街有每条街的特色,如读一部欧亚古典建筑的教课书,如入世界文化、艺术、美学、音乐、哲学、宗教、历史等人文知识的宝库。
历经百年的海南骑楼,是百年沧桑积淀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侨民带给祖国的可贵的侨文化!
海口骑楼街保存之完整,规模之大,东南亚莫属
海口骑楼街是上世纪初、中期从南洋归来的海南华侨所建,给海口带来了繁荣的经济,是海南侨民家国情怀、叶落归根的乡愁印记,是海口珍贵的文化遗产。
据资料记载,海口是国内建起第一座骑楼的城市。其中最古老的四牌楼建于南宋,有700多年历史。
海口百年骑楼老街是现今国内骑楼建筑保留规模最大、保存基本完好,以其唯一性、独特性、规模性震撼世人。
海口骑楼老街始建于1849年的南宋。1924年形成多条街道的骑楼建筑,目前已有12条街道600多栋历史建筑得以保存。
2009年6月10日,海口骑楼老街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批准,由专家学术委员会和公众投票被评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存古续新,古韵新风的中山路骑楼文化步行街,为更好地保护发扬骑楼文化,2010年9月起进行了整体核心保护开发的区域改造。以“传承历史底蕴,修旧如故”为原则,活化城市记忆,保护城市古迹。新旧拼贴,去芜存精,有机更新了一个新旧共生,古韵新风的、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文化历史步行街。
新街以文化铸魂,让游客感受南洋风情,听华侨下南洋故亊,了解骑楼文化和侨文化,目前海口中山路骑楼新街己成为海口旅游项目中的闪亮名片。
逛海口骑楼街,如穿梭在一幅富有百年历史韵味的南洋风情画卷中。
傍晚登上青苔厚积的山墙,眺望弯曲深遂的街巷,满街老商号流光溢彩,灯火阑珊中,可静静感受时光迁移的恍惚…
清晨漫步周边骑楼街,有的满墙青苔野草,有的斜门锈锁,有的墙头残缺,有的寂静无声,斑驳古旧的百年骑楼,透出时光流逝的年轮,有种穿越历史的震撼。
步入修旧如故的中山路文化步行街,舒适而愜意,古韵又新潮。沿街骑楼,旧的存真修新,新的去形留韵。顶楼山墙,千姿百态,美焕美伦。街上点缀着各种栩栩如生的仿真铜人,生动记录着南洋风情生活的情节,成了游客拍照留念的热门取景点。供游客休息的凉蓬,断断续续,一路伸延到街的尽头。
罗马式西洋雕花顶屋下,底楼经营着五光十色的现代灯具。巴洛克式山墙下,酒吧灯光迷漓,乐声靡靡。
古旧建筑和现代生活的反差冲击,让游客有种在历史与现实中反复不断穿越带来的迷幻!
当然,对游客来说,少了美味佳肴也就少了逛街的乐趣。
然而,中山路步行街,一步有一步的惊喜,那就是处处有美食。骑楼底层商铺,集海南和南洋美食之精华。文昌鸡、儋卅鸡、椰子鸡,海南饮食无鸡不欢啊!真的,没有一只鸡能逃出琼洲海峡的!
东山羊、和乐蟹、加积鸭、咖喱肉骨等,海南名菜比比皆是。
陨坑茶、鹧鸪茶、清补凉、木瓜露;椰子糕、斑斓饼、肠粉、腌粉、抱罗粉;老盐芭乐、福山咖啡…
巴蕉、黄皮、红牡丹、火龙果、菠萝蜜,海南特色水果更是琳琅满目。
走几步就坐下,在街边的商店、凉棚、茶座,捧个椰子,喝个汁,观街头人来人往,是最愜意的享受!
漫步街边店铺,一店有一店的惊叹,那就是处处有非遗印迹。海南椰雕造型各异,珍珠工艺雅致璀璨,梨花木雕天工夺巧,黎族织锦五彩斑斓…
走到那“从前时光很慢”的邮局,想到老海口码头的碑文:“下南洋,别妻儿,告爹娘,自此一去一万里,万般言语话沧桑”。乡愁啊!这些一字千金的华侨信件,也称侨批。这里的邮局邮箱,是连结海峡两岸侨民魂牵梦萦的纽带!游客到处,一声叹息!这里也成了展示侨文化的怀旧的景点。
步行街上还保留修缮了侨民供奉香火的庙宇,有天后宫、冼夫人庙、露天戏台、土地爷祭拜点等,这些中国民俗传统,被华人带到海外后又被落叶归根,回归故土,成了南洋街民俗文化的一部分。
从骑楼老街风貌展示馆和老街骑楼的石柱上,游客还可以一路读到众多骑楼楼主的介绍,读到南洋归侨一个又一个的故事。
百年前,海南最富有的人都居住在水巷口、博爱路,新华路,中山路、得胜沙路、长堤路等多条街道。
华侨中,有新加坡富商经营的酒店和商行。有拥有10艘大轮船、专门做远洋贸易的南洋船王。有几乎垄断小商品进出口贸易的女商人。有著名的“五层楼”楼主宁可坐牢客死异国,也要光宗耀祖,将“五层楼”建成海口当时政要、富商的交际场所的故事。
更让人感动的是开办悦来客栈的华侨廖开振,为保护乡邻,主动拆毁新建的小洋楼,烧毁翻新的祖屋。抗美援朝时期,他夫人带头捐出金银首饰和家里的商铺,为祖国购置飞机大炮。一幢幢骑楼一个个传奇故事,蕴含着归侨的爱国心和故乡情!
现在,除中山路文化商业步行街外,海口其他几条街将分期分批进行主题分明,功能互补的骑楼街保护改造工作,这些不仅提到议事日程上,而且正在有规划改造中了…
据记载,海口历史上有十三个国家在这里开设领事馆教堂邮局银行商会,还有中共琼崖一大会址,中山纪念堂,侨民富商邱氏祖屋,饶园等,这一系列历史底蕴的建筑将逐步修缮以活化城市记忆。
将海口的骑楼街区域打造成吃,住,游,购,娱功能齐全、吸引力强、宜居宜商宜旅街区,集千年琼州的非遗、百年骑楼的南洋文化、烟火水巷口的特色美食、当代海口的文创艺术,使海囗在自贸港建设中,成为国际交流、文化交往的城市会客厅。
文南骑楼街独特的民国南洋建筑和南洋美食
独具特色、保护完好的文昌文南老街,政府在修缮中成功地保持了原真特色。
文南老街建于20世纪20年代,曾是文昌最繁华的地段。老街沿文昌河而建,长百余米的青石板街道,不宽但安静。
两边的骑楼,立体的窗楣、红色的百叶窗格、彩色的玻璃、随处可见的石质凭栏、还有精致的山墙。山花的镀金雕刻及各式曲线造型,透出浓浓的南洋腔调。
从三角形、半圆形、水曲形的窗楣,可窥见欧式、伊斯兰式和中式风格的混搭,购成了文南骑楼民国风的特色。
文南骑楼店铺,没有海口的喧哗,仍保留着南洋特色的卫生院、诊所、奶茶店、服装店、照相馆等,空闲的店主,喝茶待客,惬意而随性。
老街上是日复一日静静流淌的岁月…
然而文南老街,又是一条南洋烟火特色浓郁的小街,深藏有少见的南洋风味美食。
早期文昌人在东南亚各国以经营咖啡店、茶餐室闻名。回文昌后,归侨把南洋
的食品和饮食习惯带回了家乡。椰子水及咖啡、红茶、奶茶、果茶等南洋
式“甜茶”,成了文昌南洋美食的侨文化。
在文昌南洋美食中,以斑斓制成的食物可谓独领风骚。
斑斓是一种热带植物,因其独特的香气和食疗价值,深受东南亚居民喜爱。新加坡人经常用新鲜椰汁混合斑斓叶制作各种食物。
这种迷人的异国风味被文昌华侨带回了海南,如今,斑斓种苗被文昌人种在椰子树、槟榔树或橡胶树下,其散发的香气弥漫在林中,令人陶醉。在文昌休闲咖啡厅里,最受欢迎的食物有斑斓茶、斑汁、斑糕、斑斓面饼、斑斓薄饼等。到了重要节日,人们从四面八方涌进店里预订斑斓糕,常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对于那些有着特殊经历的归侨来说,斑斓,不仅是一种香草,更是一份悠远的记忆。
在文南骑楼街,当地特色美食文昌鸡更是声振岛内外,抱罗粉调料之美味,也是非文昌莫属。因为这些食品的蘸料带来的满满的东南亚风味,记录着侨文化的印记。
铺前老街港口骑楼,遗世独立,是穿越岁月的港口经济的历史底片
文昌铺前镇依港而建,三面临海。这里曾经是帆樯林立、商贾云集的埠头商贸港口,可直航东南亚各国。
当时海南人每年从铺前港闯南洋的就高达10万人。大量的人员与货物进出铺前港,使铺前经济空前繁荣,成为著名的侨乡。
铺前骑楼街是海南第二大骑楼老街。建在铺前镇胜利路,始建于1895年,1927年初具规模。
骑楼街依港而建,商铺鳞次栉比。鼎盛时期的铺前骑楼老街,南北街长约180米,拥有店铺30多间,东西街长354米,街宽7米,两旁南洋风格骑楼130多间。
东西方向的老街,采用聚财敛物寓意,街道弯弯曲曲的弓形,颇有不能一目穷尽的藏富意境。
骑楼中最大的三家店铺傲然而立,宣示着侨乡经济的繁荣昌盛。
这里的骑楼,造型独立特行,孔洞形状各异的女儿墙,在海边渔村组成一条条波浪般起伏的天际线,蔚为壮观!窗楣浮雕,变幻万千。中式传统砖雕花饰,龙凤松鹤、荷花莲藕、梅兰竹菊、回纹圈绳,加上西式的蔓藤飘带和奇花异草,中西合璧,匠心独运,形成独特的铺前骑楼南洋风格,彰显其经济实力和奢华气势!
近几年政府对铺前胜利街骑楼危楼进行了保护性合理修缮,改善了居民居住及行商环境。但在通往码头方向的老街变化不大。被时光冲刷的墙面布满青苔霉斑,走廊残旧。
然而交叉口人流如织,店铺内外,人声嘈杂,烟火气十足!铺前街特色小吃“糟粕醋”一座难求。这种口味似酸奶又似酒酿的汁水,加上当地新鲜的海菜、海螺、海蟹、牛杂等等调制成的小吃,是铺前一绝!慕名来品尝的海内外游客络绎不绝。
往港口方问的沿街老楼,墙面剝落,花饰残缺,屋顶杂草滋生,楼底竟然还开着杂货店、理发店、小食铺、渔具店等,最多的是出售马鲛鱼、石斑鱼、黑鲷、带鱼等等的海鲜干货铺。
渐近码头,细街曲折,危楼林立,布满苔藓的山墙、破损的砖垛和被时光冲刷得只剩下筋骨暴露的扇扇木封板,满目沧桑的底色,把历史凝固在这里!
也许是历尽百年海风淫侵,几幢只剩白森森的枯骨般的楼架,遗世独立于街头天地之间,沧然黙视着渔港的朝风夕雨、潮起潮落,时光如逝也!
这是上个世纪骑楼之魂魄!是骑楼建筑之骇世遗物!是世移时迁的骑楼凄美背影!是骑楼珍贵的历史底片!是需要我们只争朝夕抢险加固保护的骑楼文化遗迹!
纵观铺前东西向骑楼老街,确确实实保持了原真的历史风貌。但历经百年,危楼日渐增多增危,该怎么抢险修缮,妥全保护历史名街呢?
铺前镇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在2008年,就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近几年,随着中国第一座横跨地震断裂带的海文大桥开通,海南环岛旅游公路的启动,规划3000亩的铺前中心渔港兴建,一座大桥、一条道路、一个渔港,蹚出了铺前通向了乡村振兴致富路。
不久的将来,这个美丽的滨海小镇将成为更多人向往的地方。南洋文化之旅也将势不可挡。骑楼的保真还旧,更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相信未来海南第二大骑楼街一一铺前老街,在进一步抢险修缮改造后,如百年老窖一般,会让游客沉醉于浓厚醇香的骑楼南洋文化之中,流涟忘返。
近年来,对海南传统建筑的研究和保护工作日益深入,除了海口、文昌的百年骑楼老街得到了妥善的修缮与保护,还有琼海乐城、三亚崖城、儋州中和等地都有保存较全的骑楼建筑。
保护修缮这些珍贵的历史古迹,进一步发扬侨文化精神,吸引海外侨胞家乡情,爱国心,投资海南,在当前自贸港建设中,对提升海南的经济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担当。
不弃微末,久久为功,海南政府在保护侨文化工作中,一值在坚持不懈努力着......
特约创作人:王丰
1965年考入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在报社,电视台,广电局等部门从事采编工作以及新闻业务领导工作。职称正高级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