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 本站首页
您所在的位置是: 首页>马来西亚研究中心>南洋文化
印尼高校中文专业现状、问题及发展研究(下)
来源:丁见印尼纪事  发布时间: 2023年07月13日
 印尼高校汉语与中国文化本科专业课程

印尼高校汉语与中国文化本科专业属于语言文化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语言文化学士学位。

印尼高校汉语与中国文化专业,是重于培养汉语言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文化的本科专业课程,专门培养具有一定的汉语言文化认知和实践能力的学习者。

该专业课程成立于2004年,由印尼阿拉扎大学于2004年12月30日先行开办,其主要课程有汉语言知识与技能,此外还有中华文化知识。2014 年之后,因需求越来越多、想了解中华文化不断增多,加上印尼和中国文化交流越来越密切,引起印尼很多高校对此专业发生兴趣。

2018年5月3日,哈山努丁大学开设此专业课程;2020 年博修达大学将原来的中国文学专业转型为此专业。2022年4月11日,印尼三一大学也开办了此专业。

至今已有4所印尼高校开办此专业课程,国立和私立高校各占一半,分布于雅加达、梭罗和望加丽三个城市。


印尼北苏门答腊大学(SUARA USU)网站发布的中文学习的报道。图片上方的标题翻译成中文是:大家好!让我们来了解一下USU 的普通话学习项目吧!


汉语言本科专业课程

印尼高校汉语言本科专业课程,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语言学学士学位。让学习者系统的掌握汉语言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文化,专门培养有一定程度的汉语言文化与知与实践能力的学习者。

在印尼高校4种中文本科专业课程中,汉语言专业课程属于最年轻的专业,由坤甸共同希望语言学院于2015年先行开办。

4年之后,其他3所大学也将原来的中国文学本科专业课程转型成此专业课程,包括2001年8月已开办中国文学本科专业的彼得拉基督教大学,于2018年转型为此专业课程;2006年8月开办了中国文学本科专业课程的印尼苏北大学,也于2019年转型成此专业课程;2008年开办中国文学本科专业的慈育大学,也于2020年转型成此专业课程。

上图:印尼最大的主流媒体《罗盘报》(Kompas.com)网站2021年2月2日报道截图:印尼前高等教育总局局长兼国家教育部副部长,现任雅思大学校长法斯里·贾拉尔先生发表文章题为:普通话在中印尼关系中的桥梁作用。

下图:2022年11月11日,印尼华裔总会和中国科技资料进出口总公司在雅加达联合举办“中印尼文化教育交流回顾与展望”主题论坛。积极主张在印尼推广中文教育的前印尼教育部副部长、法斯里·贾拉尔教授(左三)与论坛主办方代表丁冲博士(右一)、韩善美博士(右二)、本号主丁见(左一)等人合影。

中文职业科专业

大学职业科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英语叫做“Applied Bachelor”或“VocationalBachelor”,印尼语叫做“Program Sarjana Terapan”,是专门训练与培养拥有职业或应用能力的专业。其学习时间为四年或三年,毕业后获得职业科学士学位。

印尼高校中文职业科专业课程有以下3种:

汉语言职业科专业

印尼高校汉语言职业科,属于中国语言学职业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三年,授予语言学职业学位,专门培养拥有汉语言知识与技能的专业。除了学习汉语言知识与技能外,也学习商务汉语、旅游汉语、翻译、中华文化等课程。

印尼曾有10所高校开设汉语言职业科专业课程,最早由印度尼西亚大学于1984 年11月22日先行开办,但于2012年关闭。1998年博修达大学开办此专业,但同样也在2015年关闭; 2002年3月11日智星大学也开办此专业,也于2019年关闭; 2003年9月9日卡查马达大学开办此专业,也在2018年关闭; 2009年2月9日国民大学也开办此专业,但也在2019 年关闭。

现在只有5所大学开办汉语言职业科专业,包括玛拉拿达基督教大学于2001年7月11日开办;苏迪曼将军大学于2004年2月18日开办;万隆国际外语学院于2004年4月6日开办;311大学于2004年10月27日开办;共同希望语言学院于2015年7月13日开办。

2018年3月11日,印尼梭罗的国立311大学与中国成都西华大学签署教育领域国际合作谅解备忘录。西华大学将支持该校开设汉语语言文化学习项目,并开展诸如学生和讲师交流、夏/冬令营文化活动及研究合作等。

中国语言文化职业科专业

印尼高校中国语言文化职业科专业,属中国语言文化类专业课程,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语言文化职业学位,是专门培养掌握比较全面、系统的汉语言知识与技能和了解中国文化的学习者。

印尼高校中国语言文化职业科,属于比较年轻的专业,成立于2016年7月21日,是由巴查查兰大(Universitas Padjadjaran)开办的专业,目前只有这一所大学开办此专业。虽然属于新专业,但其学习者并不少。

商务与职业沟通汉语职业科专业

印尼高校商务与职业沟通汉语职业科专业,是普通高等院校职业科专业课程,属经济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是专门培养具有汉语言知识与技能、商贸汉语沟通能力的学习者。在印尼高校7种中文专业中,商务与职业沟通汉语职业科专业课程是属于最新、最年轻的专业,成立于2019年9月23日,由印尼普里马大学(UniversitasPrima Indonesia)先行开办,目前只有这一所大学开设该专业。

参加汉语演讲比赛获奖的印尼大学生。

中国语言文化职业科专业

印尼高校中国语言文化职业科专业,属中国语言文化类专业课程,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语言文化职业学位,是专门培养掌握比较全面、系统的汉语言知识与技能和了解中国文化的学习者。

印尼高校中国语言文化职业科,属于比较年轻的专业,成立于2016年7月21日,是由巴查查兰大(Universitas Padjadjaran)开办的专业,目前只有这一所大学开办此专业。虽然属于新专业,但其学习者并不少。

商务与职业沟通汉语职业科专业

印尼高校商务与职业沟通汉语职业科专业,是普通高等院校职业科专业课程,属经济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是专门培养具有汉语言知识与技能、商贸汉语沟通能力的学习者。在印尼高校7种中文专业中,商务与职业沟通汉语职业科专业课程是属于最新、最年轻的专业,成立于2019年9月23日,由印尼普里马大学(UniversitasPrima Indonesia)先行开办,目前只有这一所大学开设该专业。

印尼高校中文相关专业的教师队伍

在中文教学中,教师扮演着重要而又关键的角色,中文教学成功与否与其教师的专业水平密切关系。在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其顶梁柱,所以,具备专业能力的中文教师十分重要。

中文教师应具备汉语言能力、基本理论基础、中华文知识与教学能力等。

印尼教育与文化部于2020 年发布的第3号第29章和第31章《关于高校里每个专业教师人数和学位规定》:每个专业至少拥有5位全职教师,最低学位是硕士学位,其专业应与所在任教专业有关。这说明,印尼高校中文专业课程应有至少5位硕士学位以上的中文教师,其专业必须与中文相关。

据印尼高等教育司官网和印尼高等中文系协会提供的资料,以及本文作者发布问卷与访问的调查数据显示:

截至2022年6月3日,印尼全国高校中文专业拥有232位中文教师,其中45位男教师,占19%,女教师占多数187位,占81%。此外,在232位教师中,华人教师比较多,共有147位,占63 %;而非华人有85位,占37%。表6显示,汉语教育本科的教师人数最多有65位,其中19位为男教师,占29 %,女教师占多数有46 位,占71%。其中,华人教师占多数有40位,占62 %,非华人有25位,占38%。其次是中国文学本科有66位教师,其中11位男教师,占17%,女教师占多数有55位,占83 %。其中, 华人教师占多数有40位,占61 %, 而非华人有2位,占39 %。接下来是汉语言本科有39位中文教师,其中5位男教师,占13 %,女教师占多数有34位,占87%,其中华人占多数有33 位,占85 %,非华人6位,占15 %。

汉语与中国文化本科则有17位老师,4位男教师,占24 %,女教师占多数13位女老师,占76 %,其中,有4位华人,占24 %,非华人占多数有13 位,占76%。在中文职业科专业中,汉语言职业科的教师人数最多,有37位中文教师,6位男教师,占16 %,女老师占多数有31位,占84 %,其中,华人占多数有23位,占62 %,非华人14位,占38 %。其次是商贸与职业沟通汉语职业科有5位女教师,他们都是女教师,并且都是华人。

接下来是中国语言与文化职业科有3位女教师,都是女教师,其中有1位非华人,2位华人。


印尼网站报道说:在众多专业中,文学和外语是最受欢迎的专业类型。不仅英语是最流行的国际语言,而且普通话等其他外语也是如此。这是因为华语教育系有非常好的就业前景或机会,特别是现在已经有很多中国公司在印尼成立。

上述数据显示,女性教师占多数,男性教师占少数。调查发现,女性教师从事中文教育工作的主要原因有:(1)喜欢中文教育工作; (2)教师是神圣的工作;(3)教师是属于比较稳定又安全的工作;(4)工资比较稳定;(5)较自由;(6)嫁给当地人,在当地大学工作;(7)想在此行业发展;(8) 传播中华文化;(9)加强印尼与中国文化交流。

男教师从事汉语教育工作的主要原因有:(1)想在这个行业发展;(2)喜欢当教师;(3)对印尼和中国进行文化交流有益; (3)工资稳定,比较安全;(4)责任感,想传播中文; (5) 已签协议。

其实,毕业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的男生不少,但是从事中文教育工作不多。为了了解其他男生不从事中文教育工作的原因,本文访问了印度尼西亚32 位毕业于中国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的毕业生,包括7位已创业、2位继承父亲的家业、14 位当翻译员、7位在公司里工作和2 位还未找到工作者。

访问得知,他们不从事汉语教育工作的主要原因有:(1)不喜欢当教师; (2)教师的待遇比较低;(3)不喜欢研究;(4)想改变命运,提升经济水平,需要找工资比较高的公司就职。

印尼高校中文教师的学历

在印尼高校中文专业232位中文教师中,17位教师拥有博士学位,占7%,212位老师拥有硕士学位,占92 %,而3位老师只有学士学位,占1 %。

从这里可以看出,只有1 %不符合印尼教育与文化部的规定。印尼高校中文教师毕业于不同学校,有的毕业于中国大陆或台湾,也有毕业于印尼大学,其专业不一,有的就读中文专业,也有不少就读非中文专业。

拥有博士中文专业的教师

17位已获得博士学位教师当中,有8位毕业于中国大陆与台湾,其博士x就是中文专业,其中3位是男教师和5位女教师,他们都是华人。此外,有9位教师毕业于印尼大学,都是女教师,其博士专业与中文无关,当中4位华人和5位非华人。虽然此9位老师不是毕业于中国,其专业也与中文无关,但在汉语语言能力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汉语水平。


雅加达慈育大学中文系课堂教学情景。

17位教师中,有8位老师毕业于中国大陆与台湾;其他9位老师则毕业于印尼的大学。

虽然此9位教师的博士专业与中文无关,但他们在汉语语言能力方面,有一定的汉语水平,其中有1位教师,其硕士专业是汉语国际教育,有3位教师其母语是华语,有2位教师曾就读于中国大学短期研习班,而另3位教师,虽然其母

语不是华语,也不是毕业于中国, 也没有学过中文短期研习班,但是他们却有一定的汉语水平。

这17位教师分布于印尼不同的大学,有3位教师在建国大学任职,2位教师在印度尼西亚大学任职,2位教师在博修达大学任职,2位教师在阿拉扎大学任职,2位教师在慈育大学任职,1位教师在世界大学任职,1位教师在智星大学任职,1位教师在丹戎布拉大学任职,1位教师在彼得拉基督教大学任职,1位教师在玛拉拿达基督教大学任职,1位教师在普里马大学任职。

数据表明,目前获得博士学位的印尼高校中文老师极少,从232 位中文老师中只占8%。这说明,鼓励与培养博士研究生的教师十分重要,特别是与中文专业方面的。

拥有硕士中文专业的教师

在印尼高校中文专业课程拥有硕士学位的中文教师较多,在232 位中文教师中,有212位已获得硕士学位,当中42位男教师,女教师占多数有170位,其中华人有133位,包括27位男生和106位女生,而非华人有79位,包括15位男生和64位女生,华人占多数。

此外,212位教师中,有158位老师,其硕士专业与中文相关,占75 %,多数毕业于中国及台湾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有54位老师的硕士专业与中文无关,占25 %,多毕业于印度尼西亚的学校。

从印尼教育与文化部2020年第3 号关于教师学历与专业规定来看,75% 的中文教师已符合高等教育司教师学历与专业的要求,而另25 %教师则不符合要求。

虽然如此,如果从汉语水平的角度来讲,其实这54位教师都有一定的汉语水平,有的其本科专业是汉语言或汉语教育专业,他们拥有比较扎实的汉语水平;有的其母语是华语,自小说汉语,虽然没有去过中国读书,其本科与中文无关,但是他们的汉语水平很好;有的教师曾经在中小学或补习班学习过中文,其汉语水平相当于HSK5级,甚至更高; 有的教师曾经参加过中国大陆或台湾大学举办的短期的中文研习班,他们拥有基本汉语能力,至少听说读写没有问题。

毕业于中国及台湾高校硕士中文专业的中文教师

在212位拥有硕士学位的中文教师中,有158人毕业于中国大陆与台湾,多数毕业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也有不少毕业于对外汉语教学、华语文教学等硕士研究专业。

在158位中文教师中,有154位教师毕业于中国大陆,另外4人毕业于台湾。

毕业于印尼高校非中文专业的中文教师

在212 位拥有硕士学位中文教师中,有54位老师毕业于印尼17所大学,其专业与中文无关。他们的主要专业方向是语言学、文学、教育学和文化等。如上所述,虽然他们的硕士专业与中文无关,但是他们也具备一定的汉语水平,多数其汉语水平相当于HSK5级,甚至更高。

除了毕业于印尼高校,还有一位中文教师毕业于美国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

拥有学士学位的中文教师

据统计,232位中文教师中,有3位教师只有学士学位。如果从高等教育司关于本科教师学历与专业规定看,他们都不符合条件。据访问得知,有2位是年长教师,她们是90年代时开始当教师,是全职教师,有的是公务员,她们说,因为以前没有此条例,所以也是符合条件的。

由于规则产生变化,本科毕业的教师已不符合规定,因为年龄问题,所以他们都不去深造。虽然如此,因为学校需要,加上她们对汉语教学的热爱,她们仍然坚持从事中文教师工作,她们是德高望重的中文教师,值得尊敬。其中有1位教师,她的本科专业与中文相关,是毕业于中国大陆,由于学校缺教师,所以她在那里任职。

结论

印尼高校的中文专业课程获得政府支持

印尼高校中文专业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印尼政府禁止华文教育活动期间已有几所高校开设中文专业课程,最早有印尼大学于1984年开设汉语言职业科专业课程。2018年印度尼西亚达到顶峰时期有31所高校开设中文专业课程,现在有29所高校开设31个中文专业课程,虽然说有些高校已将部分专业关闭,有的则将其转型另一专业课程。

目前印尼29所高校有2类7种中文专业课程,2类是本科与职业科。

7种指汉语教育本科专业课程:包括中国文学本科专业、汉语与中国文化本科专业、汉语言本科专业;汉语言职业科专业、中国语言与文化职业科专业,以及商务与职业沟通汉语职业科专业。

至今印尼全国高校中文专业教师团队达到了232位中文教师,其中45位男教师,女教师占多数187位。在这232名中文教师中,有17位教师拥有博士学位,占7%,212 位老师拥有硕士学位,占92 %,而3位老师只有学士学位,占1%。

印尼高校的中文教师均符合政府的资质要求

在印高校中文专业232位中文教师中,有17位教师拥有博士学位,占7%,212位老师拥有硕士学位,占92 %,而3位老师只有学士学位,占1%。从印尼教育与文化部2020年第3 号关于教师学历与专业规定来看,72%已达到了高校中文专业教师符合政府规定要求,即8位中文专业博士、158 位硕士中文专业。

在17 位已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当中,有8位毕业于中国大陆与台湾,其博士就是中文专业。

此外,有9位教师毕业于印尼首屈一指的印度尼西亚大学,其士专业与中文无关,但在汉语语言能力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汉语水平。有212 位已获得硕士学位,在212位老师中,有158 位老师,其硕士专业与中文相关,占75 %,多数毕业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有54 位老师的硕士专业与中文无关,占25 %,较多毕业于印尼的大学。

这54 位老师都有一定的汉语水平,有的其本科专业是汉语言或汉语教育专业,他们拥有比较扎实的汉语水平; 有的其母语是华语,自小说汉语,虽然没有去过中国读书,其本科与中文无关,但是他们的汉语水平很好。有的老师曾经在小中学或补习班学习过中文,其汉语水平相当于HSK5级,甚至更高; 有的老师曾经参加过中国大陆或台湾大学举办的短期的中文研习班,他们拥有基本汉语能力,至少听说读写没有问题。

印尼高校的中文教师迈向大众化、本土化

印尼高校中文教育走进正规化,已进入印尼国民教育体系中,并得到教育部的批准。印尼高校华文教育正在迈向本土化,将逐步走向以本土老师为主。


2019年5月,印尼布拉维贾亚大学 (UB) 文化研究学院 (FCS) 从事中国文学研究项目的穆斯林讲师 Nadia Laoshi,被指派前往中国四川旅游学院举办关于印度尼西亚美食文化与历史的客座讲座。图为她在该校图书馆前留影。

调查显示,虽然华人老师比非华人多,华人老师占63%,非华人占37 %。但非华人教师的比例也相当高。

这说明,除了印尼华人外,非华人也重视中文教育工作。这也说明,印尼高校中文老师逐渐走入非华人群体里,迈向大众化,不再局限于华人群体。

此外,上述数据也显示,在7种专业中,有两个专业非华人老师较多,即汉语与中国文化本科专业和中国文学本科专业。其中汉语与中国文化本科专业的老师,共有17位老师,其中13位是非华人老师,占76 %。

另外,中国文学本科专业有16位非华人教师。比如布拉维加亚大学中国文学本科专业有7 位中文老师,全部都是非华人,古纳德尔玛大学中国文学本科专业有9 位中文老师,也都是非华人。

这说明,对于印尼非华人中文老师来说,从事教学不只是一种工作,更重要的是对中华文化的一种认同,以及对中国的一种好感。


相关下载
  • 资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