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我校召开“区域国别学与马来西亚研究中心建设”专家论证咨询线上会议,助推马来西亚研究中心高质量快速发展。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廖民生出席会议并致辞。
会议特邀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秘书处主任、北京语言大学国别和区域研究院院长、教授罗林,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创始院长、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钱乘旦,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山东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讲席教授张蕴岭,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清华大学长聘教授赵可金,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院长、教授张振江,高校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联盟秘书长、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教授陈杰,察哈尔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高级研究员柯银斌等七位专家学者指导。
廖民生对与会专家表示感谢,向他们介绍了我校办学规模、学科建设、教学和科研成果等整体情况,并重点介绍了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项目“中国-东盟海洋人文合作与交流平台”和马来西亚研究中心近年来的发展情况。他表示,2023年是中马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2024年是中马两国建交50周年。这两个重要历史节点,对中国和马来西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海南与马来西亚虽隔海相望,但彼此间的历史、文化渊源深厚,现实联系紧密。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立足海南,面向南海,面向东盟,服务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服务海洋强国建设,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学科建设处在快速发展中。我校“中国-东盟海洋人文合作与交流平台”和马来西亚研究中心的建设与发展,提高了我校在东盟地区和区域国别研究领域的影响力,也推动了我校与马来西亚各界的深度交流与合作,为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作出了积极贡献。希望与会专家们能为马来西亚研究中心的进一步建设提供宝贵的建议和支持,推动区域国别研究在海南和三亚的发展迈上新台阶。
与会专家对于马来西亚研究中心建设前期的工作和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并且针对中心的进一步发展建设从机制管理、研究重点、特色方向、团队建设、经费保障等方面把脉支招。罗林表示,海南热带海洋学院设立这样一个研究中心非常必要,也是紧跟海南省的整体发展,也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教育部有关领导的关注。中心的前期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学校应理顺有关管理工作机制,职能部门应该对区域国别研究给予充分支持,学校应该加强马来语和国际关系等相关专业建设,以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为牵引,凝练出中心特色,尽快让教育部了解到中心已经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重新回到整个区域国别研究的大形势、大框架里来,也便于区域国别研究学界在海南开展交流,办好中心对学校提升知名度、发挥区位优势非常有益。钱乘旦表示,马来西亚研究中心应该基础研究和智库资政并重,按照区域国别学要求囊括更多领域人才,对当地的调研要加长时间,补齐短板办出海南特色、海洋特色。张蕴岭表示,马来西亚研究尤其是马来西亚华人研究对海南十分重要,建议学校支持给予研究人员更多、更长的赴马田野调查的相关政策、资金和机会,研究马来西亚这样一个高度开放型国家,要有国际视角,要把对一国的研究,放到区域研究、全球研究的视野中去进行学科交叉。赵可金表示,办好一个区域国别研究中心,需要举全校之力给予优惠政策,要紧紧把握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政策优势、候鸟人才优势,以及海南适宜举办国际会议,东南亚拥有大量海外华人等有利条件,相信中心在已取得的成绩基础上未来会发展得越来越好。张振江表示,区域国别学已经成为一个一级学科,为包括针对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在内的所有区域国别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各个大学都应抓住这个机遇,贵校马来西亚研究中心的工作,为高速发展中的区域国别学提供了基础性贡献。陈杰表示,贵校这次举办专家论证咨询会,请到区域国别学界全国最有影响力的三、四位核心人物,足见对于中心建设的重视,中心研究方向可以进一步凝练,借自贸港东风打造品牌。柯银斌表示,非常欣赏贵校马来西亚研究中心走国际合作的研究路子,注意到已经与研究对象国开展了广泛的国际交流,拥有非常好的对象国人脉关系;区域国别研究对服务公共外交、企业海外经营非常重要,海外华人跨国公司也非常值得研究。
此次论证咨询会为我校马来西亚研究中心建设注入了新理念、新动能,对推进中心高质量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马来西亚研究中心研究人员、相关职能部门人员,以及有关学院教师线上参会。
作者:相嘉珩 卢嘉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