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 本站首页
您所在的位置是: 首页>马来西亚研究中心>学术研究
开幕!百年厦大历史举办研讨会庆祝中马建交50周年
来源:厦大史学  发布时间: 2024年06月04日

2024年5月30日,由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马来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上海郑和研究中心主办的“郑和远航与亚洲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马来西亚吉隆坡顺利开幕。本次研讨会共有来自马来西亚、加拿大、美国、中国台湾和大陆不同研究机构的近40名专家学者出席。在中马建交50周年、厦门大学历史学系成立100周年之际,此次会议的举办不仅增进了中马学界的交流,也彰显了郑和远航的文化遗产在全球文明互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上的现代意义。 

开幕式由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陈博翼教授主持。代表主办单位,马来亚大学中国研究所所长饶兆斌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出席会议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诚挚欢迎,并表达了马来西亚对郑和研究的重视。上海郑和研究所时平教授介绍了郑和研究的发展历程以及重要性,并认为此次会议是一次促进中马之间关于郑和研究交流对话的宝贵机会。陈博翼教授则表达了对马来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支持本次会议的感谢,以及对厦门大学历史学百年悠久中外关系史、华人华侨史和东南亚史研究传统的追念和对未来研究的期许。国际知名学者参与此次国际学术研讨会,毫无疑问可以对郑和远航和亚洲文明的研究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在中马建交50周年之时,这样的国际合作交流机会更显得弥足珍贵。 

 

 

 

 

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演讲环节分两天四场进行,与会学者根据“郑和下西洋与马来西亚”“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郑和航海与区域文明”“印度洋史”“亚洲文明史”等议题进行汇报,向大家展现出郑和远航过程中各因素有机互动的图景,以及对亚洲文明发展进程的影响。

5月30日上午的报告会以“郑和与亚洲文明”为主题,由马来亚大学中国研究所饶兆斌所长主持。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李伯重教授首先作了题为《郑和下西洋为何未有后继者?——明清中国海外贸易的转向》的报告,从经济史的角度对郑和下西洋终止原因进行了探讨;加拿大维多利亚历史系陈忠平教授介绍了小冰期气候环境变化对于明朝历史和郑和下西洋的影响,并就此重要历史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会长、广东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庆新将历史文献与考古发现相结合,论证了华南沿海贸易在明代中后期的发展历程;中国非洲史研究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沐涛教授介绍了关于明代中非关系研究的发展历程,并论述了郑和下西洋对中非关系的影响。

 

 

30日下午报告会的主题为“郑和研究:范式和视角”,由上海郑和研究所时平教授主持。台湾中华郑和学会理事长赖进义先生论述了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郑和远航集大成展现了中国科技与文明,是中华文明核心的精致呈现;马来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林德顺博士综合论述了马来西亚马来文撰写的以郑和为主要探讨内容的论文和专著,并以此为例探讨了马来学界的郑和研究范式;马来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何启才博士比较分析了马来西亚近年来的历史课本、博物馆、郑和信仰三个视角,论述了马来西亚官方和华人社会对郑和的角色和形象的“消解-再造”情况;马来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陈妙恩博士以马新地区英文和马来文报章中为视角,比较了两种语言报纸对郑和形象描绘的区别。

 

 

之后,学者们奔赴马六甲,亲临历史上的郑和船队抛锚故地及官厂之处。5月31日上午,研讨会转至马六甲国际郑和研究院。以“印度洋与亚洲海域”为主题展开第三场主题报告会,由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董少新教授和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人文学院中文系郭宗华助理教授主持。台湾师范大学地理学系徐胜一教授从《前闻记》入手,参考各港口四季的风向变化,探讨古代针路簿中的记载与描述,用以理解郑和船队是如何适应季风来临“时月迟早”的问题;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朱明教授论述了郑和下西洋与15世纪西印度洋区域的交往,以及郑和远航和埃及马穆鲁克王朝对该区域结构性变动起到的作用;上海郑和研究所时平教授对史籍所载答鲁蛮、巴赛与苏门答剌官厂的关系提出了新的见解,并对答鲁蛮的地点进行了考释,以及对苏门答腊官厂的位置和功能进行了分析;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董少新教授将落脚点放置16世纪欧人东来时,东亚海域不同国家地区在面对贸易、传教和军事势力时不同的回应方式和结果,进而理解16—17世纪欧人东来的本质和东亚海域的历史多样性及内在体系的演变;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朱莉丽教授从微观史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晚明士人笔下“日本刀”文学意象的变迁来看“倭寇象征”向“王师象征”蜕变的过程;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王鑫磊副教授以自鸣钟传入朝鲜王朝为例,探讨了东亚各国在文化交流和相互影响的过程中的差异性;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邓菲教授聚焦于湖北、江西地区发现的明代藩王墓,从墓葬中出土的金银首饰、纺织品、折扇等案例出发,探讨明代中晚期丧葬文化的发展,以及其中可见的明代社会与域外物质文化、视觉文化的交流与联系。

 

31日下午报告会的主题为“马来——印尼群岛与全球史”,由马来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何启才博士和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朱明教授主持。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陈博翼教授和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人文学院中文系郭宗华助理教授带来两场关于《三宝垄和井里汶编年史》的报告,二者分别探讨了《编年史》作为全球史和华人华侨史研究的珍贵史料所带来的重要价值;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硕士生谢温欣综合论述了葡据时代马六甲史研究的多语种史料,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马六甲史的研究进行了展望;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夏立平教授对郑和远航与全球化进程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述评,并着眼当下,鼓励中国和其他国家各种专业背景的专家参与研究;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博士生朱克宇从涉及南海的明代舆图切入,并结合史籍文献,通过对舆图中的地理方位和地名演变探讨了南海地理空间绘制的形成过程及成因;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博士生李柏乐以阿瑜陀耶王朝为中心,审视了17世纪初欧洲是如何对马来半岛的宗藩秩序进行干预;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姚昱教授从全球视角探讨了1950年至1980年间中国与马来(西)亚天然橡胶贸易的演变。 

最后,与会学者在圆桌讨论环节就研究方向和还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首先,马来西亚学者加入讨论,提供了很不一样的视角和大量本地材料,有利于郑和研究的对话和国际化。其次,有学者提出应该将郑和研究置于长时间段视角而不是突发事件上来看,才能突出航海的长程历史。郑和远航之前和之后的诸多问题都需要纳入研究的范围。再次,应该准确判断学科支撑能力,进行跨学科研究,引入新的视野和新的材料,研究才能走得更远。 

学术意义而言,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贯通了东亚海域和印度洋,拓展了传统的研究领域和范式,对当下方兴未艾的亚洲史、海洋史和全球史的推动均意义重大,极大增进和深化了中外学界从史料到历史书写和历史解释的交流。当代意义而言,关于郑和远航的研究是学界关注的重要话题,郑和船队寻求的中外友谊和文明共享影响至今。正如马来亚大学中国研究所饶兆斌所长认为的,关于郑和的研究不仅限于学术的探讨,更是中马之间沟通的桥梁。同时,这也是本次“郑和远航与亚洲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的现代意义所在。在中马建交50周年之际,以史为鉴,立足当下,展望未来,为新时代中马合作共赢而继续努力。 


 

相关下载
  • 资源链接